
西拉
类型:波斯地毯
地点:伊朗中南部(旧称波斯)
结点密度:80,000 - 160,000 结点/平方米
特色:游牧地毯
绒面:羊毛
设拉子是伊朗西南部法尔斯省的首府,也是波斯地毯的主要产地之一。它因是居住在周边地区的卡什加族和卢利族等游牧民族编织的部落地毯的集散地而闻名。
法尔斯省也是波斯国(今伊朗)名字的由来。
设拉子自古以来就是一座繁荣的文学艺术之城,也是诗人哈菲兹和萨迪的诞生地而闻名。它也靠近古波斯的首都波斯波利斯,作为文化和贸易中心,那里发展出了各种各样的手工艺品。
许多游牧民族,如卡什加人和卢利人,都生活在设拉子周围,地毯编织的传统深深植根于他们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中。
代表性的手工艺品是“Gabbeh”。
起源和织工
设拉子制作的许多地毯都是由周围的村庄和游牧民族手工编织的。
该地区位于扎格罗斯山脉脚下,许多游牧民族过着“迁移放牧”的生活方式,随着季节的变化从一个地方迁徙到另一个地方。他们手工编织地毯供自己在帐篷里使用,注重实用性。
代表部落有:
・卡什加人
鲁里部落
・坎塞联盟(例如巴塞里部落)
- Bakhtiari、Afshar(邻近部落)
・亚拉梅部落
结点密度
部落地毯的结密度比城市车间地毯略粗,通常每平方米约有 90,000 至 180,000 个结。
这是因为其实用的设计适合移动生活方式。它们是由游牧民族用粗羊毛线紧紧打结制成的,供自己使用。
这使得它耐磨损并且足够耐用,适合日常使用。
虽然结密度低,但这并不意味着质量低;相反,其以实用为导向的结构使其非常耐用并能够承受日常使用。
材料
材料主要由当地出产的优质羊毛编织而成。特别是在扎格罗斯山脉饲养的绵羊,脂肪含量丰富(羊毛脂),具有湿润光泽、耐久性高的特点。
植物染料自古以来就被用于染色。例如,从茜草等常见植物资源中提取的染料用于红色,靛蓝用于蓝色,石榴皮和姜黄用于黄色。用天然染料染色的羊毛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变得更柔和的颜色,并且会产生美丽的光泽。
近年来,使用化学染料的地毯数量有所增加,但设拉子的传统地毯制作仍然倾向于强调植物染料。
文化价值观
设拉子自古以来就被誉为文学和艺术的中心,是众多文化人物和工匠的诞生地。它位于南方丝绸之路上,也是一个重要的贸易枢纽。
2010年,“法尔斯传统地毯编织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证明了几个世纪以来流传下来并得到全球认可的游牧技术和审美意识。
如今,设拉子地毯作为集艺术性与实用性于一体的“可用的艺术”受到世界各地人们的喜爱。

纳西尔·穆尔克清真寺
